中咨视界
严超 张建红 张昊一 | 储能设施核发绿证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 |||||
| |||||
储能设施核发绿证 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严超 张建红 张昊一 摘要:《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了配备储能设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办法。本研究基于严谨的数学推导,给出了配备储能设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核发绿证的精确计算方法,深入研究了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和负荷侧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绿证核发机制:电源侧新能源配储可实现电量层面的精准绿证核发;电网侧储能不参与AG旗舰厅在绿证核发;用户侧新能源配储需根据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模式分别进行绿证核发,其中全部自发自用模式仅核发不可交易绿证,全额上网模式等同于电源侧新能源配储,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需顺利获得功率层面追踪实现精准核发。本研究顺利获得定量分析,为完善绿证政策制定给予了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 关键词:绿证核发;储能设施;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计算方法 一、引言 储能作为支撑新能源消纳和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的关键技术,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储能技术包含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两大类,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给予服务的储能技术,具有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调峰、调频、调压、备用、黑启动、惯量响应等多种功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1]。根据国家能源局2025年1月2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kW,较2023年底增长约135%,约为“十三五”末期规模的20倍,超过抽水蓄能装机容量[2],成为储能装机最大来源,将开展为支撑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和能源领域重要的新质生产力。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1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国家开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实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并规定如表1对全国风电(含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核发绿证,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 表1 绿证核发范围 二、储能设施核发绿证情景分析 2025年3月26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研究起草《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文件对绿证管理相关的责任分工、账户管理、证书核发、证书划转、证书核销、异议处理、信息管理、证书监督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文件提出,配备储能设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储能设施放电电量不核发绿证。项目应对储能设施充放电量单独计量,现阶段未配置独立计量装置的,按项目上网电量扣减下网电量的原则核发绿证。 储能按照技术类型可以分为化学储能、电化学储能、热(冷)储能、物理储能(机械储能)和电磁储能,其中抽水蓄能属于物理储能,新型储能技术可以按照下图1进行划分,其中化学储能包括氢储能、氨储能等技术,电化学储能包括锂离子、钠离子、液流电池等技术,热(冷)储能包括熔盐、热水、冰蓄冷等技术,物理储能(机械储能)包括飞轮、重力、压缩空气等技术,电磁储能包括超导、超级电容器等技术。 图1 新型储能分类图[3] 不同储能技术的技术路线不同,充放电综合效率也不相同,充放电综合效率为考虑损耗后,放电量和充电量的比值,反映储能技术存储能源的效率,下表2给出了典型储能技术的充放电综合效率。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储能技术的充放电综合效率差异较大,在30%~97%之间[4][5]。 表2 储能技术充放电综合效率 储能按照应用场景可以划分为电源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和用户侧储能。其中电源侧储能可以细分为火电配置储能和新能源配置储能,用户侧储能主要分为户用储能和工商业储能[6]。 火电配置储能主要用于辅助调频,不生产新能源电力。电网侧储能一般仅从大电网下电,并不向大电网上送生产的新能源电力,而大电网的电力来自其他地方的火电、新能源等电源,已核发过绿证,无需重复核发。用户侧储能中独立的户用储能和工商业储能的情况与AG旗舰厅在电网侧储能相同。因此,这些情形均不涉及绿证核发。 电源侧新能源配储和用户侧分布式新能源配储这两种应用情景下,由于涉及到新能源发电在上送大电网之前,先送入储能,再放出上送大电网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相关的绿证核发机制。这两种情形下绿证核发的本质就是要研究将新能源发电和储能设施看作一个整体后,向大电网上送的该组合设施自身生产的新能源。 三、电源侧新能源配储核发绿证情景分析 图2展示了电源侧新能源配储与AG旗舰厅在大电网交互的电力能量流,研究边界是新能源和储能结合的组合设施,新能源发出的电力直接送上电网或者流入储能设施,大电网下网电力流入储能设施,储能设施放电送上电网。 新能源和储能设施共同向电网上送功率Pout,t,从电网下电功率Pin,t,储能设施充电功率Pch,t,放电功率Pdis,t,充电效率ηch,放电效率ηdis,充放电综合效率η=ηch•ηdis。 考虑T周期内电力功率的累加,则如图2所示,T周期内电网上送电量Qout,T,电网下电电量Qin,T,储能设施充电电量Qch,T,放电电量Qdis,T。 图2 新能源储能组合设施电力流示意图 电源侧新能源配储组合设施向大电网上送的新能源电量就是应核发绿证的电量,包含新能源发电设施发出直接上网的电量和先经过储能设施储存再上网的电量。考虑到储能设施充放电的损耗,上述应核发绿证的电量就是新能源总发电量减去新能源发电中经过储能充电储存后损耗的电量。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在图2中节点E考虑T周期内电量平衡,即流入和流出节点E的电量相等,Qnew,T+Qin,T+Qdis,T=Qout,T+Qch,T(公式1)。考虑T周期内储能设施储存的能量回到初始状态,即T周期内储能设施充入的电量全部放出,t=T时刻存储的能量等于t=0时刻存储的能量。考虑储能损耗,有Qdis,T=Qch,T·η(公式2)。 实际储能的充电电量Qch,T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新能源发电用于储能充电的充电电量Qnew(ch),T,一部分是大电网下电用于储能充电的充电电量Qin(ch),T,即Qch,T=Qnew(ch),T+Qin(ch),T(公式3)。图3展示了储能充电状态下仅有的2种充电模式,充电模式A下新能源的出力功率和大电网的下电功率都用于储能充电,充电模式B下新能源的出力功率一部分用于大电网的上送功率,另一部分用于储能充电。在这两种充电模式中,大电网的下电功率仅能用于储能充电,即大电网的下电功率Pin,t等于大电网下电用于储能充电的功率Pin(ch),t,因此大电网下电用于储能充电的充电电量就等于从大电网下电的电量Qin(ch),T=Qin,T(公式4)。 图3 新能源储能组合设施充电模式示意图 对于节点E,综合考虑上面的关系,将(公式2)、(公式3)和(公式4)代入(公式1),可以得到(Qout,T-Qin,T·η)=Qnew,T-Qnew(ch),T·(1-η)(公式5)。(公式5)右边是新能源总发电量减去新能源发电中经过储能储存后损耗的电量,即组合设施中应核发绿证的新能源电量。而等式左边是总上网电量减去下网电量乘以储能设施的综合效率,即Qout,T-η·Qin,T就是T周期内应给新能源和储能组合设施核发绿证的数量Lnew,T,上网电量考虑核发绿证为可交易绿证。 如上文所述,储能技术的充放电综合效率在30%~95%之间,若不考虑储能设施充放电综合效率,直接按新能源储能组合设施上网电量扣减下网电量的原则核发绿证,核发的绿证将小于新能源储能组合设施实际上送电网的新能源电量,相当于多扣减了下网电量的储能损耗部分。但考虑到一是当前阶段单独核定每个储能设施的充放电综合效率成本较高,二是当前阶段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主要是电网侧储能,不涉及核发绿证,新能源配储主要以磷酸铁锂电池储能为主,平均充放电综合效率为90%,相当于多扣减10%下网电量的新能源实际上网电量,多扣减量不大,所以现在直接按上网电量扣减下网电量的原则核发绿证也是合乎现实情况的。 未来随着氢储能(平均效率约40%)、全钒液流电池(平均效率约70%)、钠离子电池(平均效率约80%)等储能技术在电源侧应用的增加,以及储能设施充放电综合效率核定成本的下降,有必要考虑更加精细化的新能源储能组合设施绿证核发办法,即按照总上网电量减去下网电量乘以储能设施的综合效率精确核发绿证。 四、用户侧新能源配储核发绿证情景分析 用户侧新能源配储主要是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项目配储,以分布式光伏配储为例,根据国家能源局2025年1月印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分布式光伏发电分为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一般工商业和大型工商业四种类型,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具体如下表3。 表3 分布式光伏上网模式 (一)自发自用模式 《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对于源网荷储、风光制氢(氨/醇)、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等包含多种发电类型、储能装置的一体化项目,项目业主应委托电网企业或其他法定计量检定组织为其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单独装表计量。上述四种分布式光伏配储在自发自用模式下,可以看作多种发电类型、储能装置的一体化项目,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单独装表计量,核发不可交易绿证。 (二)全额上网模式 自然人和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配储情况下,全额上网模式等同于电源侧新能源配储的情况,应按照总上网电量减去下网电量乘以储能设施的综合效率核发可交易绿证。 (三)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 四种分布式光伏配储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下(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只在现货市场陆续在运行地区可以余电上网),一种是考虑到该模式主要还是自发自用,若余电上网光伏电量较少比例较低,可以直接按照多种发电类型、储能装置的一体化项目,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单独装表计量,核发不可交易绿证。另一种若余电上网光伏电量较多,则要详细区分实际自发自用的光伏电量核发不可交易绿证,实际上网的光伏电量核发可交易绿证。 图4 分布式新能源配储电力流示意图 对于详细区分实际自发自用电量和实际上网电量,其电力流如图4所示,Quser,T是用户用电量。如果不考虑储能设施的损耗粗略计量,新能源可以核发绿证的数量Lnew,T就是上网电量和用户用电量减去下网电量(Qout,T+Quser,T-Qin,T),但是该情况在电量计量模式下,无法区分出可以核发可交易绿证Lnew(trade),T的新能源上网电量和核发不可交易绿证Lnew(no),T的新能源自发自用电量。 考虑储能损耗的精确计量,在图4中考虑周期T时间内节点E的电量平衡,即Qnew,T+Qin,T+Qdis,T=Qout,T+Qch,T+Quser,T(公式6),这时,新能源发电量可以用于用户用电、储能充电和上网,下网电量可以用于用户用电和储能充电,但是在电量层面用户用电量中难以区分由新能源发电量给予的部分和下网电量给予的部分,上网电量中也难以区分新能源发电给予的上网部分和下网电量经过储能重新上网的部分。 因此,考虑储能损耗的精确计量模式下,新能源可以核发绿证的数量无法从电量层面计量,需要从功率层面顺利获得准确的潮流跟踪,才能精确计量出应核发的绿证数量,功率追踪需要实时计量,计量核算方法较为繁杂。这里提出一种近似的方法。 假设分布式新能源配储系统中,所有的新能源发电量优先用于用户用电量,不足部分用大电网下电电量补充。这实际忽略了功率平衡的时间匹配,仅考虑电量平衡的总量匹配。 考虑储能充放电损耗,周期T时间内节点E的电量平衡为(Qnew,T-Quser,T)=(Qout,T+Qch,T·(1-η)-Qin,T)(公式7)。当新能源总发电量Qnew,T大于等于用户用电量Quser,T时,部分新能源发电量自用,剩余部分上网,核发的不可交易绿证数量为用户用电量Quser,T,核发的可交易绿证数量为上网电量与AG旗舰厅在储能损耗电量的和减去下网电量(Qout,T+Qch,T·(1-η)-Qin,T)。而当新能源总发电量Qnew,T小于用户用电量Quser,T时,全部新能源发电量均用于自用,核发的不可交易绿证数量为Qnew,T,核发的可交易绿证数量为0。 五、结论与AG旗舰厅在建议 本文结合近期公布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等政策文件以及储能的技术类型、技术特性和应用场景,详细研究分析了储能设施核发绿证的相关问题,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一是储能应用场景中,火电配置储能、电网侧储能、用户侧独立户用储能和工商业储能均无需核发绿证。仅有电源侧新能源配储和用户侧分布式新能源配储2种情景需要考虑绿证核发问题。技术类型上,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多为电网侧储能,不涉及绿证核发,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氢储能等应用在电源侧和用户侧的储能技术涉及绿证核发。 二是电源侧新能源配储应按照总上网电量减去下网电量和储能设施综合效率的乘积精确核发可交易绿证。按照《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的上网电量扣减下网电量的原则核发绿证,将多扣减实际上网的新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少核发绿证数量。考虑到当前主流的磷酸铁锂储能技术的扣减量在10%左右,不同储能设施充放电综合效率核定工作量大,暂可按照上述原则核发。建议不断优化完善绿证管理制度,尽早制定考虑储能充放电综合效率的电源侧新能源配储绿证精确核发办法[7]。 三是用户侧新能源配储应分别区分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模式核发绿证。(1)全部自发自用模式可以按照《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看作多种发电类型、储能装置的一体化项目,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单独装表计量,核发不可交易绿证。(2)全额上网模式等同于电源侧新能源配储的情况,应按照总上网电量减去下网电量和储能设施综合效率的乘积核发可交易绿证。(3)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若上网电量比例较低,可以参考自发自用模式,全部核发不可交易绿证。若上网电量比例较高,需要区分自发自用和上网电量核发不同类型的绿证,此时考虑或者不考虑储能损耗,在电量计量层面,均无法精确区分新能源自发自用和上网电量,需要在功率层面进行实时潮流追踪才能实现新能源自发自用和上网电量核发绿证的准确计量,计量核算成本较大。当前,在电量计量层面,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近似区分核发绿证: 若新能源总发电量大于等于用户用电量,按用户用电量核发不可交易绿证数量,按上网电量与AG旗舰厅在储能损耗电量的和减去下网电量核发可交易绿证数量。 若新能源总发电量小于用户用电量,按新能源发电量核发不可交易绿证数量,可交易绿证数量为0。 参考文献 [1]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EB/OL].中国政府网,2024-04-02.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4/content_6945448.htm. [2]国家能源局.2024年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EB/OL].国家能源局官方网站,2025-01-27. http://www.nea. gov.cn/20250221/e10f363cabe3458aaf78ba4558970054/c.html. [3]严超,严碧波,黄文.我国新型储能规模化开展的现状、挑战和对策建议[J].中国工程咨询,2024,(06):58-62. [4]王可,齐志诚,杜贤军,等.新型电力系统下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融合开展研究[J].水电与AG旗舰厅在抽水蓄能,2025,11(01):26-32. [5]刘坚,王建光,王晶,等.面向电力现货市场的独立储能经济性分析与AG旗舰厅在容量补偿机制探索[J].全球能源互联网,2024,7(02):179-189. [6]中关村储能产业联盟.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R].北京,2023. [7]张建红,邹昊飞,刘玉洁,等.探索绿证模式,开展绿证经济[J].环境经济,2024(09):52-57. 注:原文载自《中国能源观察》2025年第6月期。本次发表有改动。 | |||||
相关链接
- 李开孟 | 中国工程管理范式重构...2025-07-14
- 丁一 李雨薇 陶蕊 | 数智化驱...2025-07-11
- 中咨解读 | 明确路径 改革创新...2025-07-10
- 杨凯越 | “战略和价值”二维一...2025-07-07
- 于德营 | 解决好从价格竞争到价...2025-06-30